前往主內容

多元更生

多元更生
多元更生
更生事务处于一九九八年成立,除了为推展各项适切的更生服务奠下稳固基础外,更积极拓展社区教育,通过「更生先锋计划」辖下11个活动项目,主动向青少年宣扬奉公守法、远离毒品及支持更生的信息,并在不同领域举办助更生活动,呼吁社会支持和参与,务求从源头减少罪案。

此外,有见近年社会暴乱事件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惩教署因应在囚人士的犯罪思维及歪曲的价值观,制定针对性和合适的更生计划,协助他们改过自新,加强守法观念,从而重返正途。惩教署亦致力凝聚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的力量,构建崭新的更生工作平台,为不同更生范畴提供适切的支援。

为协助在囚人士改过自新,服刑后重返社会成为奉公守法的市民,惩教署会为有不同需要的在囚人士提供适切的更生计划,例如实施「罪犯风险及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以科学化和实证为本的方法协助罪犯更生。惩教署亦紧贴市场需要,引进各类职业训练课程,提升在囚人士的谋生技能,协助他们获释后重投职场。此外,除了由专业临床心理学家为在囚人士提供辅导和心理治疗计划外,署方亦会与非政府机构加强合作,为在囚人士安排适切的计划,强化他们改过自新的决心。

判前评估

惩教署通过判前评估,向法庭提供候判人士的背景报告和建议适切的更生计划。二零二一年,署方共处理1 939宗个案。青少年罪犯评估专案小组由惩教署及社会福利署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处理年轻罪犯个案,通过会面和评估,向法庭提供判刑的综合意见。二零二一年,署方共处理112宗个案,当中89.32%的建议获得接纳。

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

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是以「实证为本」和数据分析为基础,旨在识别各类在囚人士不同的更生需要和再犯风险,并作出相应合适的介入,以加强监狱管理并配对合适的更生计划。二零二一年,署方共进行了2 194次再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以及为29 174名参加者提供了共9 619节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更生计划。

福利支援及辅导

为协助在囚人士适应惩教院所内的生活,更生事务处会在院所内向他们提供福利支援和辅导,协助并指导在囚人士或羁留者及其家人解决因他们入狱而引起的问题及困难。除了回应在囚人士的福利需要外,更引导他们反思其犯罪行为,协助他们作好准备重新融入社会。二零二一年,更生事务处进行了175 433次个别辅导和举办了1 688次重新融入社会释前启导课程。

心理服务

所谓罪由心起,心理服务旨在纠正在囚人士的犯罪行为,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惩教署利用临床方法,提供系统化的心理评估,并持续跟进。更生事务处继续强化各项针对犯罪行为的心理治疗计划,包括为性罪犯、暴力罪犯、青少年罪犯及吸毒者提供治疗。另外,署方亦针对不同性别的独特需要,设立相关的心理治疗中心,为在囚人士提供适切的心理治疗计划,帮助参与者建立正向生活模式。二零二一年,心理服务组为在囚人士进行了合共27 563次辅导,拟备共485个评估报告。

喜灵洲戒毒所──尝静坊

二零二零年七月,署方于喜灵洲戒毒所设立首间男性在囚人士静观戒毒心理治疗中心──「尝静坊」,把静观治疗元素加入名为「滥用毒品康复计划」的心理治疗服务。二零二一年,署方持续深化现行的戒毒治疗和更生服务。「尝静坊」除了提供宁静环境及完备设施让在囚人士修习静观外,临床心理学家亦特别设计一系列加入创新概念和有趣动画的多元化治疗活动,协助在囚人士学习静观。有鉴于男性吸毒者的改变动机一般较低,临床心理学家致力优化静观治疗小组,并推行一系列新尝试,以配合推广静观戒毒治疗,例如与香港正念瑜伽学会合作,在「尝静坊」试办一共10节的正念瑜伽班。藉着锻炼体魄,体验学习专注和活在当下,并透过音乐结合瑜伽,为所员带来身心的修练。

「惩心导航」

本署心理学家亦开创一项名为「惩心导航」的心理服务,把一系列由心理服务组制作的含治疗元素短片透过现代科技如平板电脑,让参加静观治疗的在囚人士可以在更灵活的环境下学习治疗信息,而富互动性的视听学习亦有利于培养学习心理技巧的兴趣。首阶段的「惩心导航」服务已于二零二一年三月初推出。有见及服务受众反应正面和积极,署方有序地建立更多治疗范畴信息并把该项服务推广至青少年院所当中,以改进、丰富及扩展现有的个人化及小组治疗。计划亦鼓励在囚人士在治疗时间以外,持续练习新的技巧,巩固他们的学习。

应用现代科技于心理治疗

应用虚拟实境科技是国际间心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以往成功的经验,署方于二零二一年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于心理治疗以加强成效,进一步研发「全自订虚拟实境心理评估及治疗系统」,以突破以往同类系统的局限。透过新系统,临床心理学家可按参与者的个人治疗需要灵活设定虚拟实境内的环境、人物和对话内容,让他们置身于不同的场景,针对性地训练各项心理技巧,用以处理情绪问题、改善沟通及加强守法意识等。另外,本署为成年在囚人士推行数码化心理计划「智游心间」。参与者可以透过平板电脑内的多媒体及互动课程,学习处理各样的情绪问题、反省及改善思想谬误、接受静观训练和松弛练习等。在囚人士对现代化的心理治疗计划反应良好,参与治疗的动机明显有所改善。
应用虚拟实境技术于心理治疗。
应用虚拟实境技术于心理治疗。
推行数码化心理计划「智游心间」。
推行数码化心理计划「智游心间」。

「心路历晴计划」

部门临床心理学家特别制定一套专为成年在囚人士而设的心理治疗计划──「心路历晴计划」,旨在为有需要的成年在囚人士处理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以及帮助他们在获释后积极地重新融入社会。「心路历晴计划」是全方位的综合专业心理评估和治疗计划,为参与者提供个人化治疗,当中的治疗元素包括处理精神健康问题、极端反社会暴力思想、心理和情绪困扰、冲动控制困难等。此外,由于有不少参与者均面对家庭撕裂或其他严重家庭问题,故署方特意引入家庭为本治疗方式,邀请他们的家人到其所属院所一起接受家庭治疗,希望通过与家人修复关系和得到家庭支持来加强参与者改过的决心,让他们成为拥有正面心态的守法公民。

教育

提升在囚人士的教育水平可以帮助他们在获释后顺利融入社会。为此,惩教署教育分组为不足21岁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半日正规教育课程,并为自愿接受教育的成年在囚人士提供学业上的支援。署方亦鼓励在囚人士考取认可资格,协助他们参加公开试,例如香港中学文凭试,以及修读由香港都会大学等本地专上学院举办的遥距课程。二零二一年,在囚人士在各公开考试共报考327张试卷,整体及格率为64%;同年,在囚人士亦完成了1 171个遥距课程,及格率达87%。为配合创新及科技的大潮流,署方更致力在惩教院所推动STEM教育及电子化的学习模式。

职业训练

工业及职业训练组于二零二一年为合资格的成年在囚人士举办超过40项巿场导向的职业训练课程,提供合共超过1 400个职业训练名额,让他们学习不同工种的技能及通用知识,并考取市场认可资历,从而提升获释后的就业能力或报读衔接/进阶课程。年内,署方与本地培训机构合作开办首届「虚拟实境室内设计训练课程」及「虚拟实境物流管理进阶训练课程」,让在囚人士有机会学习在现今市场广泛使用的技术,藉此提高他们获释后的获聘机会。此外,本署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13项半日制的职业训练课程,项目涵盖金属工艺、发型设计、美容护理、餐饮服务、初级粤式烹调及厨务训练、咖啡店运作、洗衣技巧、电气装置、图像设计、清洁技巧、装修木工、商业实务等课程。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壁屋惩教所除了在原有训练餐厅「Café Rehapuccino」提供咖啡店运作培训外,更新增了烘培训练工场「Bake My Way」,提供全新西式小点及甜品制作课程。
现今市场广泛使用虚拟实境技术。在导师指导下,在囚人士学习如何应用该技术进行室内设计,掌握与时并进的知识和技术。
现今市场广泛使用虚拟实境技术。在导师指导下,在囚人士学习如何应用该技术进行室内设计,掌握与时并进的知识和技术。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新的职业训练工场「Bake My Way」学习烘培及糕点制作技巧,为将来重返社会装备自己。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新的职业训练工场「Bake My Way」学习烘培及糕点制作技巧,为将来重返社会装备自己。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新的职业训练工场「Bake My Way」学习烘培及糕点制作技巧,为将来重返社会装备自己。

惩教工业

二零二一年,惩教署为各政府部门提供13个不同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总商业价值为4.93亿元。工业及职业训练组依法安排在囚人士从事有用的工作,培养他们的纪律和责任感,以及让他们学习不同工种的技能,以回馈社会。年内,每日平均约有3 610名在囚人士于大约130个工场从事生产工作。因应疫情发展,署方于二零二一年整合了多条个人防护装备生产线及增添生产设备,使产品种类更多元化,提供包括保护头套、面罩、过滤口罩、保护衣及鞋套等防护装备。同时亦加强了品质管理,同年三月,本署的过滤口罩工场成功取得ISO13485:2016医疗器材品质管理系统的认证。此外,为支持公务员事务局牵头推行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罗湖惩教所的过滤口罩工场自二零二一年三月上旬起调配部分人手负责包装「同心抗疫」口罩,以供接种疫苗的市民领取。有关工作已于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完成,合共包装了约450万个小袋的口罩。
罗湖惩教所过滤口罩工场协助包装「同心抗疫」口罩。
罗湖惩教所过滤口罩工场协助包装「同心抗疫」口罩。
「同心抗疫」口罩
「同心抗疫」口罩
工业及职业训练组紧贴市场脉搏和发展,持续引进崭新的生产技术,让在囚人士在惩教院所学习与时并进的技能,署方于二零二一年年中开始筹备为壁屋监狱添置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包括木工工场的首套电脑化全自动板材编排和裁切系统;同年十月更换赤柱监狱木工工场一台全自动封边机;以及于大榄惩教所预制混凝土工场引进一组电脑化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以提升效能及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品质监控。
赤柱监狱木工工场于二零二一年十月更换一台全自动封边机,以提升办公室家具的产品质素。
赤柱监狱木工工场于二零二一年十月更换一台全自动封边机,以提升办公室家具的产品质素。
赤柱监狱木工工场于二零二一年十月更换一台全自动封边机,以提升办公室家具的产品质素。

环境保护

惩教署致力推动保护环境的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与保良局及绿色环保互动委员会有限公司携手推行「玻璃樽再造计划」,培养学生环保回收的意识,并由大榄惩教所将回收的玻璃樽制成环保玻璃砖及其他更生推广品,以宣扬环保及更生信息。另外,工业及职业训练组亦致力在生产过程加入环保元素,于二零二一年成功将壁屋监狱商业洗衣工场旧有的柴油锅炉更换为煤气锅炉,预计每年可减少约310吨的碳排放。
由惩教署、保良局及绿色环保互动委员会有限公司合办的「玻璃樽再造计划」闭幕典礼,宣扬环保及更生信息。
由惩教署、保良局及绿色环保互动委员会有限公司合办的「玻璃樽再造计划」闭幕典礼,宣扬环保及更生信息。

更生平台

本署与更生协作伙伴紧密合作,合力推行助更生工作,建构更生平台。二零二一年,约100个非政府机构/慈善团体/协作机构/社区持份者提供各类辅导、文化、宗教及康乐活动,或积极参与本署的长远发展项目及计划。署方于二零二一年十月举办在囚人士感恩月,在辖下惩教设施举行不同形式的感恩活动,让在囚人士藉此机会答谢长期为惩教署提供服务的非政府机构义工。过去一年本地疫情反覆,署方与更生协作伙伴的部分活动因而受到影响。署方将继续与更生协作伙伴保持紧密沟通,待疫情稳定后,分阶段复办各类活动。此外,惩教署会协调不同社会资源协助青少年更生人士,例如「蜕变计划」,为有需要的青少年受监管者提供职位转介或升学协助,并跟进即将完成法定监管而有辅导需要的青少年更生人士。

促进社区参与

惩教署一直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促进社区参与助更生工作。社区参与助更生委员会是众多伙伴之一,成员包括社会领袖与专业人士,就助更生策略及宣传向本署提供意见。惩教更生义工团举办多项服务和内容丰富的活动,以切合在囚人士的需要。义工团约有210名义工,为各惩教院所的在囚人士举办语文班、电脑研习班及其他文化兴趣活动。助更生宣传活动自一九九九年起展开,为在囚人士与社会建立一道桥梁。署方通过各类活动,包括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助更生宣传活动、在囚人士感恩月、非政府机构论坛及惩教更生义工团义工颁奖礼等,让市民大众明白社会的接纳及参与对在囚人士至为重要。本署会继续与不同的雇主、商业组织和法定机构合作,通过参观院所及其他互动交流,致力为更生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青少年广播计划「浅谈更生」

青少年广播计划「浅谈更生」自二零一一年推出至今,深受社会各界支持及认同。多年来,不同界别的社会贤达及知名人士参与访问及录影,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及人生经验,激励青少年在囚人士自我反思,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凭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克服种种挑战,努力不懈地向着人生目标进发。同时,青少年在囚人士在访问及录影的过程中,亦可加强表达能力及自信心,并能学习一技之长,贡献社会。录制的片段除了在青少年院所播放外,部分还会上载至部门的面书供公众观看,藉此引起社会共鸣,宣扬支持更生的信息,并向新一代灌输奉公守法的意识。
香港公开大学 (现称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学生事务及支援)郭予光应邀参与「浅谈更生」广播计划。
香港公开大学 (现称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学生事务及支援)郭予光应邀参与「浅谈更生」广播计划。

针对性更生计划──纠正激进思想 建立正确价值观

近年,因应触犯黑暴相关罪行而被判入惩教院所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数目持续增加,惩教署早于二零二零年开始,由更生事务处统筹辖下教育分组、部门临床心理学家及政府其他部门展开一连串崭新的更生计划,协助青少年纠正激进思想,建立正确价值观,重建新生。

「青少年研习所」

二零二一年,惩教署积极筹备在壁屋惩教所设立名为「青少年研习所」的新服务,通过专业个人辅导和心理治疗计划,识别时下青少年在囚人士犯罪背后的心理成因,然后针对可变因素提供心理治疗,从而引导他们不再踏上持续犯法之路。「青少年研习所」旨在帮助青少年在囚人士培养亲社会导向、价值观和思维,以利重新融入社会,并增强他们的心理强韧度,有助他们抵御未来挑战。这项专门服务现已在试行阶段,署方计划于二零二二年全面向有需要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服务。
「青少年研习所」除了采用传统的认知治疗外,在促进自我调节和加强反应度的过程中,亦运用了行为治疗。介入治疗利用多种切合青少年年龄和特质的媒介,例如数码科技(内设多元化心理治疗资源/工具的平板电脑,统称「惩心导航」)、生物回馈系统、表达艺术资源、治疗卡、情绪纾缓工具(用于练习自我调节情绪)、平板电视等,以提高青少年对计划的反应。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青少年研习所」进行小组活动。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青少年研习所」进行小组活动。

「一切从历史出发」教育活动

教育方面,惩教署教育分组提供适切的教育课程,通过《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教育,加强青少年在囚人士奉公守法的意识,同时采取多元化学习模式,深化历史及公民教育,以协助青少年在囚人士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分组亦通过「一切从历史出发」的活动计划,举办不同历史文化活动,例如粤剧班、造纸班等,再辅以国民教育,提升他们对国民身分的认同,从而反思人生意义,推动他们下定决心,获释后不再重蹈覆辙。
青少年在囚人士参与粤剧班,并体验缨枪对打。
青少年在囚人士参与粤剧班,并体验缨枪对打。
青少年在囚人士参与粤剧班,并体验缨枪对打。

「汇聚运动精神 宏扬中华文化」文化体验活动

署方亦与香港精英运动员协会合作,安排精英运动员到访壁屋惩教所,并与青少年在囚人士进行「汇聚运动精神 宏扬中华文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及交流活动,参与的青少年在囚人士以全新角度认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有助提升国民身分认同,协助他们重塑正面价值观。
香港精英运动员与青少年在囚人士进行交流活动。
香港精英运动员与青少年在囚人士进行交流活动。
香港精英运动员与青少年在囚人士进行交流活动。

「并肩同行」计划

惩教署自二零二零年下半年开始,与警务处合办「并肩同行」计划。这项计划结合两个部门在防罪和助更生工作上的经验和优势,通过举办一系列更生活动,向青少年在囚人士灌输正面价值观,宣扬奉公守法的观念,从而降低再犯率及维护社会安宁。为协助青少年在囚人士顺利重返社会,有关计划更会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创造更生机会。
由于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对青少年往后的更生道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并肩同行」计划亦加强家人在支援青少年更生方面的元素。
由于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对青少年往后的更生道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并肩同行」计划亦加强家人在支援青少年更生方面的元素。
两个部门的人员和天主教香港教区教友监狱福传组织的义工以圆圈绘画的艺术创作为媒介,于圣诞节前夕在罗湖惩教所协助在囚人士表达内心感受,释放负面情绪及建立正向价值观。
两个部门的人员和天主教香港教区教友监狱福传组织的义工以圆圈绘画的艺术创作为媒介,于圣诞节前夕在罗湖惩教所协助在囚人士表达内心感受,释放负面情绪及建立正向价值观。

艺术治疗──「禅‧摄影工作坊」

署方于二零二一年首次在惩教院所内举办以「艺术治疗」为基础的「禅‧摄影工作坊」,邀请了本港专业摄影师、精研禅修的常霖法师于壁屋惩教所教授摄影班。参与工作坊的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指导下运用相机,配合摄影技巧,在院所有限的空间内拍摄生活上不同物件。藉着艺术治疗,提升青少年在囚人士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协助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及陶冶性情,减低负面情绪;并学懂在面对困难时,冷静地以另一角度思考问题,去除激进思想和行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常霖法师指导下,学习运用相机及摄影技巧。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常霖法师指导下,学习运用相机及摄影技巧。
「香港剑后」江旻憓应邀参与「禅‧摄影工作坊」,并担任人像摄影模特儿。
「香港剑后」江旻憓应邀参与「禅‧摄影工作坊」,并担任人像摄影模特儿。

中途宿舍

中途宿舍为需要接受劳教中心、更生中心、教导所、戒毒所或其他法定监管计划监管的人士提供住宿和更生服务。入住中途宿舍的受监管者日间可外出工作或上学,使他们更容易重返社会,以及增强纪律和公民意识。宿舍亦提供康乐和社交活动。

法定监管

为协助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会,更生事务处为从劳教中心、更生中心、教导所、戒毒所获释的更生人士提供法定监管和辅导。监管人员进行家访或工访,并协助受监管者与亲友重建关系,互相尊重及支持。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共有1 035人接受法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