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更生
更生事務處於一九九八年成立,除了為推展各項適切的更生服務奠下穩固基礎外,更積極拓展社區教育,通過「更生先鋒計劃」轄下11個活動項目,主動向青少年宣揚奉公守法、遠離毒品及支持更生的信息,並在不同領域舉辦助更生活動,呼籲社會支持和參與,務求從源頭減少罪案。
此外,有見近年社會暴亂事件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及挑戰,懲教署因應在囚人士的犯罪思維及歪曲的價值觀,制定針對性和合適的更生計劃,協助他們改過自新,加強守法觀念,從而重返正途。懲教署亦致力凝聚社會各界人士及團體的力量,構建嶄新的更生工作平台,為不同更生範疇提供適切的支援。
為協助在囚人士改過自新,服刑後重返社會成為奉公守法的市民,懲教署會為有不同需要的在囚人士提供適切的更生計劃,例如實施「罪犯風險及更生需要評估及管理程序」,以科學化和實證為本的方法協助罪犯更生。懲教署亦緊貼市場需要,引進各類職業訓練課程,提升在囚人士的謀生技能,協助他們獲釋後重投職場。此外,除了由專業臨床心理學家為在囚人士提供輔導和心理治療計劃外,署方亦會與非政府機構加強合作,為在囚人士安排適切的計劃,強化他們改過自新的決心。
判前評估
懲教署通過判前評估,向法庭提供候判人士的背景報告和建議適切的更生計劃。二零二一年,署方共處理1 939宗個案。青少年罪犯評估專案小組由懲教署及社會福利署專業人員組成,專門處理年輕罪犯個案,通過會面和評估,向法庭提供判刑的綜合意見。二零二一年,署方共處理112宗個案,當中89.32%的建議獲得接納。
罪犯風險與更生需要評估及管理程序
罪犯風險與更生需要評估及管理程序是以「實證為本」和數據分析為基礎,旨在識別各類在囚人士不同的更生需要和再犯風險,並作出相應合適的介入,以加強監獄管理並配對合適的更生計劃。二零二一年,署方共進行了2 194次再犯風險與更生需要評估,以及為29 174名參加者提供了共9 619節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更生計劃。
福利支援及輔導
為協助在囚人士適應懲教院所內的生活,更生事務處會在院所內向他們提供福利支援和輔導,協助並指導在囚人士或羈留者及其家人解決因他們入獄而引起的問題及困難。除了回應在囚人士的福利需要外,更引導他們反思其犯罪行為,協助他們作好準備重新融入社會。二零二一年,更生事務處進行了175 433次個別輔導和舉辦了1 688次重新融入社會釋前啟導課程。
心理服務
所謂罪由心起,心理服務旨在糾正在囚人士的犯罪行為,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懲教署利用臨床方法,提供系統化的心理評估,並持續跟進。更生事務處繼續強化各項針對犯罪行為的心理治療計劃,包括為性罪犯、暴力罪犯、青少年罪犯及吸毒者提供治療。另外,署方亦針對不同性別的獨特需要,設立相關的心理治療中心,為在囚人士提供適切的心理治療計劃,幫助參與者建立正向生活模式。二零二一年,心理服務組為在囚人士進行了合共27 563次輔導,擬備共485個評估報告。
喜靈洲戒毒所──嘗靜坊
二零二零年七月,署方於喜靈洲戒毒所設立首間男性在囚人士靜觀戒毒心理治療中心──「嘗靜坊」,把靜觀治療元素加入名為「濫用毒品康復計劃」的心理治療服務。二零二一年,署方持續深化現行的戒毒治療和更生服務。「嘗靜坊」除了提供寧靜環境及完備設施讓在囚人士修習靜觀外,臨床心理學家亦特別設計一系列加入創新概念和有趣動畫的多元化治療活動,協助在囚人士學習靜觀。有鑑於男性吸毒者的改變動機一般較低,臨床心理學家致力優化靜觀治療小組,並推行一系列新嘗試,以配合推廣靜觀戒毒治療,例如與香港正念瑜伽學會合作,在「嘗靜坊」試辦一共10節的正念瑜伽班。藉着鍛鍊體魄,體驗學習專注和活在當下,並透過音樂結合瑜伽,為所員帶來身心的修練。
「懲心導航」
本署心理學家亦開創一項名為「懲心導航」的心理服務,把一系列由心理服務組製作的含治療元素短片透過現代科技如平板電腦,讓參加靜觀治療的在囚人士可以在更靈活的環境下學習治療信息,而富互動性的視聽學習亦有利於培養學習心理技巧的興趣。首階段的「懲心導航」服務已於二零二一年三月初推出。有見及服務受眾反應正面和積極,署方有序地建立更多治療範疇信息並把該項服務推廣至青少年院所當中,以改進、豐富及擴展現有的個人化及小組治療。計劃亦鼓勵在囚人士在治療時間以外,持續練習新的技巧,鞏固他們的學習。
應用現代科技於心理治療
應用虛擬實境科技是國際間心理服務發展的新趨勢。基於以往成功的經驗,署方於二零二一年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於心理治療以加強成效,進一步研發「全自訂虛擬實境心理評估及治療系統」,以突破以往同類系統的局限。透過新系統,臨床心理學家可按參與者的個人治療需要靈活設定虛擬實境內的環境、人物和對話內容,讓他們置身於不同的場景,針對性地訓練各項心理技巧,用以處理情緒問題、改善溝通及加強守法意識等。另外,本署為成年在囚人士推行數碼化心理計劃「智遊心間」。參與者可以透過平板電腦內的多媒體及互動課程,學習處理各樣的情緒問題、反省及改善思想謬誤、接受靜觀訓練和鬆弛練習等。在囚人士對現代化的心理治療計劃反應良好,參與治療的動機明顯有所改善。
「心路歷晴計劃」
部門臨床心理學家特別制定一套專為成年在囚人士而設的心理治療計劃──「心路歷晴計劃」,旨在為有需要的成年在囚人士處理犯罪行為背後的心理問題,以及幫助他們在獲釋後積極地重新融入社會。「心路歷晴計劃」是全方位的綜合專業心理評估和治療計劃,為參與者提供個人化治療,當中的治療元素包括處理精神健康問題、極端反社會暴力思想、心理和情緒困擾、衝動控制困難等。此外,由於有不少參與者均面對家庭撕裂或其他嚴重家庭問題,故署方特意引入家庭為本治療方式,邀請他們的家人到其所屬院所一起接受家庭治療,希望通過與家人修復關係和得到家庭支持來加強參與者改過的決心,讓他們成為擁有正面心態的守法公民。
教育
提升在囚人士的教育水平可以幫助他們在獲釋後順利融入社會。為此,懲教署教育分組為不足21歲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半日正規教育課程,並為自願接受教育的成年在囚人士提供學業上的支援。署方亦鼓勵在囚人士考取認可資格,協助他們參加公開試,例如香港中學文憑試,以及修讀由香港都會大學等本地專上學院舉辦的遙距課程。二零二一年,在囚人士在各公開考試共報考327張試卷,整體及格率為64%;同年,在囚人士亦完成了1 171個遙距課程,及格率達87%。為配合創新及科技的大潮流,署方更致力在懲教院所推動STEM教育及電子化的學習模式。
職業訓練
工業及職業訓練組於二零二一年為合資格的成年在囚人士舉辦超過40項巿場導向的職業訓練課程,提供合共超過1 400個職業訓練名額,讓他們學習不同工種的技能及通用知識,並考取市場認可資歷,從而提升獲釋後的就業能力或報讀銜接/進階課程。年內,署方與本地培訓機構合作開辦首屆「虛擬實境室內設計訓練課程」及「虛擬實境物流管理進階訓練課程」,讓在囚人士有機會學習在現今市場廣泛使用的技術,藉此提高他們獲釋後的獲聘機會。此外,本署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13項半日制的職業訓練課程,項目涵蓋金屬工藝、髮型設計、美容護理、餐飲服務、初級粵式烹調及廚務訓練、咖啡店運作、洗衣技巧、電氣裝置、圖像設計、清潔技巧、裝修木工、商業實務等課程。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壁屋懲教所除了在原有訓練餐廳「Café Rehapuccino」提供咖啡店運作培訓外,更新增了烘培訓練工場「Bake My Way」,提供全新西式小點及甜品製作課程。
現今市場廣泛使用虛擬實境技術。在導師指導下,在囚人士學習如何應用該技術進行室內設計,掌握與時並進的知識和技術。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新的職業訓練工場「Bake My Way」學習烘培及糕點製作技巧,為將來重返社會裝備自己。
懲教工業
二零二一年,懲教署為各政府部門提供13個不同行業的產品和服務,總商業價值為4.93億元。工業及職業訓練組依法安排在囚人士從事有用的工作,培養他們的紀律和責任感,以及讓他們學習不同工種的技能,以回饋社會。年內,每日平均約有3 610名在囚人士於大約130個工場從事生產工作。因應疫情發展,署方於二零二一年整合了多條個人防護裝備生產線及增添生產設備,使產品種類更多元化,提供包括保護頭套、面罩、過濾口罩、保護衣及鞋套等防護裝備。同時亦加強了品質管理,同年三月,本署的過濾口罩工場成功取得ISO13485:2016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的認證。此外,為支持公務員事務局牽頭推行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羅湖懲教所的過濾口罩工場自二零二一年三月上旬起調配部分人手負責包裝「同心抗疫」口罩,以供接種疫苗的市民領取。有關工作已於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完成,合共包裝了約450萬個小袋的口罩。
工業及職業訓練組緊貼市場脈搏和發展,持續引進嶄新的生產技術,讓在囚人士在懲教院所學習與時並進的技能,署方於二零二一年年中開始籌備為壁屋監獄添置自動化的生產系統,包括木工工場的首套電腦化全自動板材編排和裁切系統;同年十月更換赤柱監獄木工工場一台全自動封邊機;以及於大欖懲教所預製混凝土工場引進一組電腦化混凝土配料攪拌系統,以提升效能及進一步加強產品的品質監控。
赤柱監獄木工工場於二零二一年十月更換一台全自動封邊機,以提升辦公室家具的產品質素。
環境保護
懲教署致力推動保護環境的工作,積極參與社區教育,與保良局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攜手推行「玻璃樽再造計劃」,培養學生環保回收的意識,並由大欖懲教所將回收的玻璃樽製成環保玻璃磚及其他更生推廣品,以宣揚環保及更生信息。另外,工業及職業訓練組亦致力在生產過程加入環保元素,於二零二一年成功將壁屋監獄商業洗衣工場舊有的柴油鍋爐更換為煤氣鍋爐,預計每年可減少約310噸的碳排放。
由懲教署、保良局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合辦的「玻璃樽再造計劃」閉幕典禮,宣揚環保及更生信息。
更生平台
本署與更生協作伙伴緊密合作,合力推行助更生工作,建構更生平台。二零二一年,約100個非政府機構/慈善團體/協作機構/社區持份者提供各類輔導、文化、宗教及康樂活動,或積極參與本署的長遠發展項目及計劃。署方於二零二一年十月舉辦在囚人士感恩月,在轄下懲教設施舉行不同形式的感恩活動,讓在囚人士藉此機會答謝長期為懲教署提供服務的非政府機構義工。過去一年本地疫情反覆,署方與更生協作伙伴的部分活動因而受到影響。署方將繼續與更生協作伙伴保持緊密溝通,待疫情穩定後,分階段復辦各類活動。此外,懲教署會協調不同社會資源協助青少年更生人士,例如「蛻變計劃」,為有需要的青少年受監管者提供職位轉介或升學協助,並跟進即將完成法定監管而有輔導需要的青少年更生人士。
促進社區參與
懲教署一直積極爭取社會支持,促進社區參與助更生工作。社區參與助更生委員會是眾多伙伴之一,成員包括社會領袖與專業人士,就助更生策略及宣傳向本署提供意見。懲教更生義工團舉辦多項服務和內容豐富的活動,以切合在囚人士的需要。義工團約有210名義工,為各懲教院所的在囚人士舉辦語文班、電腦研習班及其他文化興趣活動。助更生宣傳活動自一九九九年起展開,為在囚人士與社會建立一道橋樑。署方通過各類活動,包括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助更生宣傳活動、在囚人士感恩月、非政府機構論壇及懲教更生義工團義工頒獎禮等,讓市民大眾明白社會的接納及參與對在囚人士至為重要。本署會繼續與不同的僱主、商業組織和法定機構合作,通過參觀院所及其他互動交流,致力為更生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青少年廣播計劃「淺談更生」
青少年廣播計劃「淺談更生」自二零一一年推出至今,深受社會各界支持及認同。多年來,不同界別的社會賢達及知名人士參與訪問及錄影,通過分享自身經歷及人生經驗,激勵青少年在囚人士自我反思,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憑着堅毅不屈的精神克服種種挑戰,努力不懈地向着人生目標進發。同時,青少年在囚人士在訪問及錄影的過程中,亦可加強表達能力及自信心,並能學習一技之長,貢獻社會。錄製的片段除了在青少年院所播放外,部分還會上載至部門的面書供公眾觀看,藉此引起社會共鳴,宣揚支持更生的信息,並向新一代灌輸奉公守法的意識。
香港公開大學 (現稱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郭予光應邀參與「淺談更生」廣播計劃。
針對性更生計劃──糾正激進思想 建立正確價值觀
近年,因應觸犯黑暴相關罪行而被判入懲教院所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數目持續增加,懲教署早於二零二零年開始,由更生事務處統籌轄下教育分組、部門臨床心理學家及政府其他部門展開一連串嶄新的更生計劃,協助青少年糾正激進思想,建立正確價值觀,重建新生。
「青少年研習所」
二零二一年,懲教署積極籌備在壁屋懲教所設立名為「青少年研習所」的新服務,通過專業個人輔導和心理治療計劃,識別時下青少年在囚人士犯罪背後的心理成因,然後針對可變因素提供心理治療,從而引導他們不再踏上持續犯法之路。「青少年研習所」旨在幫助青少年在囚人士培養親社會導向、價值觀和思維,以利重新融入社會,並增強他們的心理強韌度,有助他們抵禦未來挑戰。這項專門服務現已在試行階段,署方計劃於二零二二年全面向有需要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服務。
「青少年研習所」除了採用傳統的認知治療外,在促進自我調節和加強反應度的過程中,亦運用了行為治療。介入治療利用多種切合青少年年齡和特質的媒介,例如數碼科技(內設多元化心理治療資源/工具的平板電腦,統稱「懲心導航」)、生物回饋系統、表達藝術資源、治療卡、情緒紓緩工具(用於練習自我調節情緒)、平板電視等,以提高青少年對計劃的反應。
「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
教育方面,懲教署教育分組提供適切的教育課程,通過《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教育,加強青少年在囚人士奉公守法的意識,同時採取多元化學習模式,深化歷史及公民教育,以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分組亦通過「一切從歷史出發」的活動計劃,舉辦不同歷史文化活動,例如粤劇班、造紙班等,再輔以國民教育,提升他們對國民身分的認同,從而反思人生意義,推動他們下定決心,獲釋後不再重蹈覆轍。
「匯聚運動精神 宏揚中華文化」文化體驗活動
署方亦與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合作,安排精英運動員到訪壁屋懲教所,並與青少年在囚人士進行「匯聚運動精神 宏揚中華文化」的文化體驗活動及交流活動,參與的青少年在囚人士以全新角度認識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社會文化,有助提升國民身分認同,協助他們重塑正面價值觀。
「並肩同行」計劃
懲教署自二零二零年下半年開始,與警務處合辦「並肩同行」計劃。這項計劃結合兩個部門在防罪和助更生工作上的經驗和優勢,通過舉辦一系列更生活動,向青少年在囚人士灌輸正面價值觀,宣揚奉公守法的觀念,從而降低再犯率及維護社會安寧。為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順利重返社會,有關計劃更會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攜手創造更生機會。
由於家人的關懷和支持對青少年往後的更生道路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並肩同行」計劃亦加強家人在支援青少年更生方面的元素。
兩個部門的人員和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友監獄福傳組織的義工以圓圈繪畫的藝術創作為媒介,於聖誕節前夕在羅湖懲教所協助在囚人士表達內心感受,釋放負面情緒及建立正向價值觀。
藝術治療──「禪‧攝影工作坊」
署方於二零二一年首次在懲教院所內舉辦以「藝術治療」為基礎的「禪‧攝影工作坊」,邀請了本港專業攝影師、精研禪修的常霖法師於壁屋懲教所教授攝影班。參與工作坊的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指導下運用相機,配合攝影技巧,在院所有限的空間內拍攝生活上不同物件。藉着藝術治療,提升青少年在囚人士對攝影藝術的興趣,協助他們表達內心感受及陶冶性情,減低負面情緒;並學懂在面對困難時,冷靜地以另一角度思考問題,去除激進思想和行為,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青少年在囚人士在常霖法師指導下,學習運用相機及攝影技巧。
「香港劍后」江旻憓應邀參與「禪‧攝影工作坊」,並擔任人像攝影模特兒。
中途宿舍
中途宿舍為需要接受勞教中心、更生中心、教導所、戒毒所或其他法定監管計劃監管的人士提供住宿和更生服務。入住中途宿舍的受監管者日間可外出工作或上學,使他們更容易重返社會,以及增強紀律和公民意識。宿舍亦提供康樂和社交活動。
法定監管
為協助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會,更生事務處為從勞教中心、更生中心、教導所、戒毒所獲釋的更生人士提供法定監管和輔導。監管人員進行家訪或工訪,並協助受監管者與親友重建關係,互相尊重及支持。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共有1 035人接受法定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