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tions and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Rhabilit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Quality Assurance
Administration, Presonal and Planning
Green Management
Correctional Services Industries
Appendix

更生事务
抱负、任务及价值观

署长序言

部门运作及院所管理

更生事务

人力资源管理

服务质素

行政

环保管理

惩教工业

附录

二零零六年对更生事务科而言,是非常充实的一年。更生服务得以持续改善,而已开展的多项新措施亦对整体服务有重大影响。

自二零零六年十月,本署推行一套「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以科学及验证为本的方法,改善羁押管理和罪犯服务。有关程序给予本科一个良好机会去检讨和重整目前的更生服务,影响至为深远。当中最明显的是本科资源须投向刚获得系统评估的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的管理工作。我们深信要在本地成功推行上述程序和有效利用资源,循序渐进地实施尤为重要。我们会审慎地分阶段落实推行该程序,定期检讨进度、从经验中学习及在有需要时修订落实策略。我们已推行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的评估,并会由二零零七年起在受训生院所为目标所员进行有系统的更生计划配对。

我们亦为在囚人士加强职业训练,藉以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有助日后重投社会。二零零六年七月,以试验性质为成年在囚人士提供释前职业训练的励新惩教所启用,显示本署在这方面迈出一大步。我们会密切监察这所释前职业训练中心的运作,并会继续在其他院所为成年在囚人士举办适切和专门的职业训练课程。本科的首要任务是继续为在囚人士提供职业训练。

至于教育服务方面,我们一向的目标是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主流教育,以便他们出狱后能继续升学。我们计划在二零零九年于惩教院所推行高中新学制,目前正积极研究需优先处理的问题。我们会竭尽所能落实必要的改革。

除上述措施外,我们亦会全力稳步推行其他更生服务和计划。本章往后各段会详述不同范畴的活动。

除直接的更生服务外,争取社会各界对更生人士的支持亦是一项重要策略。我们一向都透过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鼓励大众参与罪犯更生工作,以达到协助更生人士重新融入社会,和维持市民的包容态度及安全的社会环境等目标。自一九九九年起,我们对于举办公众教育及宣传活动不遗余力,目的是加深市民对罪犯更生的了解,并呼吁他们支持。我们成立了惩教更生义工团,并与热衷联同本署筹办活动的社区团体紧密联系。我们恳切感谢各有关团体的贡献和支持。

二零零七年是更生事务科踏进运作的第十个年头,本人对于带领一组专心致志、坚定投入和充满干劲的队伍,感到非常自豪。他们锲而不舍,努力不懈,不断改善更生服务,促进全港市民关注和支持罪犯的更生工作。我们不会自满,并将全力以赴,迎接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

助理署长(更生事务)
邱子昭

判前评估服务

判前评估服务是在囚人士更生的第一步,在囚人士在尚未判刑或正式开始治疗之前,会先由专责人员进行评估,包括会见在囚人士、拟备该名人士的报告,然后就其合适接受哪种更生计划向法庭提交意见。我们深信,若在囚人士从一开始即接受最适当的治疗,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将可大大提高,长远而言,亦能节省社会资源。年内,判前评估组15名职员合共处理4 633宗个案。

青少年罪犯评估专案小组

这个专案小组协助法庭为14至24岁的年轻男犯及14至20岁的年轻女犯作出判刑决定。这是一个由惩教署及社会福利署专业人员组成的执行单位,负责会见所有经由法庭转介的青少年罪犯,然后建议最适合的治疗计划。二零零六年,专案小组共处理194宗法庭转介的个案,而小组的建议有82%获得接纳。

犯人福利服务

在囚人士初尝铁窗滋味,是最艰难的时间,因此,当他们进入惩教所后,本署随即为他们提供福利及辅导服务。这些服务主要配合在囚人士在福利方面的需要,协助他们处理本身的适应问题,推行各项适切的更生计划。刑期快将届满时,我们会为他们做好出狱准备,提供职业辅导资料,并转介予适当的非政府机构,寻求社区支援和资源。二零零六年,本署进行了119 282次个别辅导,891次组别辅导,并举办了2 113个释前启导课程。

心理服务

本署的临床心理学家及曾接受心理辅导训练的职员为在囚人士及所员提供心理服务,目的是改变犯罪行为和促进心理健康。二零零六年,心理服务组一共为在囚人士进行了25 455次辅导晤谈,同期合共拟备498个评估报告,协助法庭及有关的覆检委员会就罪犯的更生工作作出决定。

我们亦继续积极发展各项针对犯罪行为的持续计划,这包括为年青在囚人士而设的心理更新课程和家庭更新计划,为成年暴力罪犯而设的预防暴力辅导计划,特别为有滥用药物的成年在囚人士而设的关注滥用药物及预防再犯计划,以及为性罪犯而设的心理评估及治疗组。

为落实一个以科学验证为本的在囚人士管理及更生制度,我们在年内引进了评估在囚人士羁管及再犯风险和更生需要的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本署亦已完成专门的临床措施,去评估暴力罪犯、性罪犯及青少年罪犯的再犯风险与更生需要。

教育

「浅尝大学之道」讲座系列鼓励成年在囚人士持续进修。

教育组向不足21岁的年青在囚人士推行半日制强制教育课程,并为自愿接受教育的成年在囚人士提供指导,除普通科目外,合资格的教师亦会讲授电脑和商科等实用科目。

为增强青少年及成年所员的语文和电脑教育,本署已提升现有设施和增加学习资讯科技的新设备。我们已在所有青少年罪犯院所和部分成年罪犯院所设立电脑室和多媒体学习中心。励敬教导所电脑室的改装工程已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展开,预计在二零零七年二月竣工。为大潭峡惩教所、壁屋惩教所及赤柱监狱甲类囚犯综合大楼的电脑室更换电脑和配件工作将于二零零七年二月完成。本署亦在多所成年罪犯院所提供额外电脑设施,例如励新惩教所、荔枝角惩教所、麻埔坪监狱及塘福中心、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喜灵洲惩教所及喜灵洲戒毒所。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止,各惩教院所共有519台电脑供所员学习。此外,亦有额外拨款供荔枝角惩教所、麻埔坪监狱及塘福中心、赤柱监狱、石壁监狱和大潭峡惩教所的图书馆购买更多书籍。

二零零六年,在囚人士在各公开考试共报考1 091卷,整体及格率为66.54%,考试成绩载于附录八。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止,共有78名在囚人士报读由香港公开大学及其他专上院校举办的学位、文凭或证书遥距课程。有志进修但有经济困难的在囚人士可向「在囚人士教育信托基金」及「赛马会在囚人士教育资助计划」申请拨款。年内,上述两项资助计划共提供665,356元的拨款资助。

为鼓励成年在囚人士在工余时进修,我们调派志愿导师为成年在囚人士举办多项教育班和兴趣小组。二零零六年,惩教更生义工团为1 603名成年在囚人士开办160个学习班。此外,为引起所员对专上教育的兴趣,我们继续在石壁监狱举办两项课程,进一步鼓励在囚人士持续进修。其中一项课程名为「浅尝大学之道」,由大学讲师为108名在囚人士举行10个不同主题的讲座。而另一项阅读课程则名为「彩虹阅读奖励计划」,目的是提升在囚人士的教育及学术水平,后者仍在进行中,共有110名在囚人士参加。我们亦与香港公开大学合作,安排大学的志愿导师和职员给予辅导和探访,为所员学生提供学习支援。

职业训练

励新惩教所是首间成年男性在囚人士的职业训练中心。

励新惩教所职业训练中心的在囚人士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准备糕点。

年龄不足21岁的年轻所员须强制接受半日制的工商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协助他们在获释后顺利重返社会。本署也开办各类配合社会发展的职业训练课程,使年轻所员通过英国城巿专业学会考试,考取职业资格;或协助他们做好准备参加建造业训练局的工艺测试。另有一些课程能为所员早作准备,以便他们出狱后在职业训练学院修读有关科目时豁免学分。

成年在囚人士除健康问题外,须参与工业生产,并接受所需的技能训练,目的是培养他们建立责任心及良好工作习惯。在适当的情况下,本署会安排他们参加建造业技能训练局及职业训练局的中级工艺测试,取得职业技能认可资格。利用在励新惩教所为有限数目的成年在囚人士提供全日制训练课程的经验,惩教署由二零零六年七月起在该惩教所试办释前职业训练中心,为男性在囚人士提供全日制巿场主导的训练课程。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止,共有108名在囚人士参加中心的全日制职业训练课程。此外,透过重新调配内部资源或公众捐献,我们亦在其他院所为312名成年在囚人士举办八项职业训练课程,为他们出狱后找寻工作做好准备。

二零零六年,囚犯和所员参加的公开考试及工艺测试共计788卷,整体及格率为98%。各项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详见附录九。

大潭峡惩教所所员接受餐饮服务训练。
美容课程是近年新增为女性在囚人士而设的职业训练项目。

监管服务

辅导人员协助受监管者寻找合适的工作。

本署的监管职员对年青在囚人士及从劳教中心、更生中心、教导所和戒毒所释放的人士,以及根据各种监管计划释放的在囚人士,进行法定善后监管。这项工作是惩教及更生计划的不可分割环节,目的是帮助在囚人士于获释后安分守己和奉公守法。

为达致有效监管,监管人员在犯人羁留期间努力与他们及其家人/有影响力的亲友建立互信关系。他们亦会向所员提供适当支援和指引,帮助他们适应惩教程序、明白自己的缺点和面对困难。

更生程序管理系统自动化后,监管人员自二零零五年八月起,一直评估所有所员及本港青少年罪犯的再犯风险与更生需要。并定期检讨每名所员及青少年在囚人士的更生需要。自二零零七年一月起,监管人员会集中于就业指引、家庭/婚姻需要、交友/社交需要和社会功能需要,为受训生院所内属中度至高度风险和需要的在囚人士推行有系统的重新融入社会计划。

监管人员定期联络和探访受监管的更生人士,给予协助。另一方面,假如受监管人违反监管条件,可被召回惩教院所再受训。二零零六年,本署共发出1 028道召回令。

囚犯监管计划

电器装置课程有助在囚人士获释后在相关行业寻找工作。

根据罪犯监管试释计划和释前就业计划的规定,申请获批准者可于刑满前直接从监狱获释并接受法定监管,或在设有监管服务的宿舍居住,并获准于日间出外工作。上述计划的目的,是给予符合资格、合适及决心改过的囚犯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监管下于外间环境继续服刑。违反监管条件者或须在余下的刑期再被囚禁。

监管释囚计划为特定类别的成年在囚人士提供法定监管,以协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投社会。违反监管条件者或须召回惩教院所,在余下的监管期继续服刑。

根据有条件释放计划规定,不定期徒刑的在囚人士可在长期监禁刑罚复核委员会就应否将其刑罚转为确定刑期作出建议前,获准在指明监管期的情况下有条件释放,以考验他们是否有决心及有能力奉公守法。长期监禁刑罚复核委员亦可发出命令,安排刑罚由不定期转为定期的在囚人士根据释后监管计划的规定接受释后监管。

截至12月31日为止,仍然接受法定监管者共有2 748人。个案分类资料及成功率统计载于附录10。

中途宿舍计划

入住丰力楼的受监管者日间外出上学或工作,晚上则须返回宿舍留宿。

中途宿舍计划是劳教中心、教导所、戒毒所及监狱所提供更生服务的延展。在获释后需要一段过渡期适应的受监管者可入住中途宿舍。他们于日间出外工作或上学,夜间则返回宿舍。本署目前管理三间中途宿舍,包括丰力楼、百勤楼和紫荆楼。

该计划旨在让宿员在井井有条的环境及有实质支持的情况下,培养自律精神和良好工作习惯,并且注重他们的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和家人的支持。除个别及小组辅导外,宿舍举办康乐活动、户外活动及社区服务,藉此加强宿员的公民意识及道德观念。在周末及公众假期,宿员通常会获准外宿,以便融入社会。二零零六年,共有234名释囚入住上述三间中途宿舍。

非政府机构

本署每年与非政府机构举行专题座谈会。

 

为了争取社会资源协助本署推行更生工作,我们一直与非政府机构紧密合作,为囚犯/所员提供各类服务。年内,来自64个非政府机构的493名义工积极参与各种服务,范围由提供辅导及宗教圣礼,以至在院所内筹办文化计划和康乐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署与香港善导会合办「爸爸妈妈锡哂您」心意卡设计比赛,展示在囚人士的才能及呼吁公众支持本署的更生工作。

为加强与非政府机构的合作和为所有非政府机构伙伴提供机会交换有关更生服务的意见,本署在九月再次举办「更生伙伴座谈会」,与非政府机构的代表会晤。此外亦设立「非政府机构互动平台」网站(http://ngoplatform.csd.gov.hk),让使用者可以互相讨论及交流。

争取社会支持

「关顾更生人士会」举行慈善餐舞会,为推动助更生工作筹款。

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对罪犯更生及重投社会至为重要。社区参与助更生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界别,当中包括社区领袖、雇主、教育工作者、专业人士、非政府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该委员会就更生计划、重新融入社会和宣传方面的策略向署长提出意见,其职责范围及成员名单见附录11。

除社区参与助更生委员会外,本署亦继续与社区团体和工商业协会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为在囚人士及更生人士谋福利。这些团体计有关顾更生人士会、九龙乐善堂、商界助更生委员会、新界扶轮社、港澳台湾同乡慈善基金会、圆玄学院、国际斯佳美容协会及香港美发美容业商会。这些团体的捐赠及/或合办项目见附录13。

宣传活动

由本署及香港电台电视部合作摄制的第四辑助更生实况剧「铁窗边缘」的海报及数码影碟。

为协助巿民了解更生人士的需要和面对的困难,并呼吁各界给予支持,本署自一九九九年起展开连串宣传活动。二零零六年举办的主要活动,包括与香港电台联合制作第四辑电视实况剧「铁窗边缘」及在秋季卖物会中举办综合表演,与各分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合办的社区参与活动,在公用设施收费单上印上宣传信息,举行音乐会展示在囚人士的才能,举行证书颁发典礼及在香港电台播音节目宣扬本署的服务。详情见附录12。

律政司司长黄仁龙资深大律师为「更生星光乐飞翔音乐会」主礼,音乐会上一众本地歌星及乐队演绎多首由在囚人士作曲及填词的作品。

面晤囚犯计划

本署举办面晤囚犯计划,作为社区灭罪运动的一环。青少年及学童获安排参观特定的惩教院所,与改过自新的在囚人士面谈和交流,让他们加深了解犯罪的后果,以收防止青少年犯罪之效。二零零六年,参加该计划的青少年及学童共达3 399人。

绿岛计划

本署在二零零一年一月推出绿岛计划,向青少年宣传禁毒信息及保护环境的重要。参加者与戒毒所的青少年所员会面,了解滥用药物的祸害。他们亦参加植树仪式,以表示对更生人士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并决志远离毒品。年内,本署共安排33次参观活动,有904人参加。

惩教更生义工团

「惩教更生义工团」的义工参加培训班,了解惩教院所的情况。


为扩大公众参与的层面,本署于二零零四年年初成立惩教更生义工团,目的是辅助本署提供的各项服务,特别针对在囚人士在改过自新、情绪、教育、社交和康乐方面的需要。截至12月为止,义工团共有216名义工,主要由大学生和在职教师组成。除于各惩教院所为在囚人士举办语文、电脑等研习班及其他文化兴趣活动外,他们亦参与其他范畴的助更生工作,例如倡导巿民接纳更生人士的公众教育活动。

「人生交叉点」青少年座谈会

为显示更生人士愿意为社会作出贡献,本署于二零零三年年底至二零零五年举办了一系列以地区为主的18区青少年座谈会,为中学生及更生人士提供一个互动和讨论犯罪后果的机会。二零零六年,为配合署方的社区参与策略,我们邀请12个非政府机构举办相若的座谈会,持续对公众的呼吁,以防止青少年犯罪及滥药。署方亦透过这些非政府机构将信息锦囊分发给有兴趣的学校和青年团体。

回页顶
  2006 © | 重要告示